疫症之原不一,如春时应暖而反寒,则有寒疫。阳明病,本多汗,今反无汗,则外邪攻注皮中如虫行之状,乃是元气素虚,不能作汗逐邪故也。
至于论暴寒之寒,与伏寒已变之寒,自是相违。又云脉浮而迟,迟为无阳,不能作汗,身必痒,此阳虚人外冒表邪,不能作汗外解,用扶元发汗者。
故用桂枝汤,急解风邪。 即太阳病症备,若脉沉迟,止用栝蒌桂枝汤。
治食气不语,若发热胸满,手足或冷或热,唇不焦,口不渴,右脉滑大不数,或反沉伏,先用吐法,随用理气稍滞,如保和散、枳桔平胃散加石菖蒲、白豆蔻。又有表邪已解,里热不散而下利,当用清里治法,如黄芩黄连汤、香连丸等。
胸胃皆在中。厥阴伤寒四五日,腹中痛,若转气下趋小腹者,此欲下利也。
殊不知仲景云太阳与少阴俱病,则头疼,为太阳邪盛于表;口干而渴,为少阴邪盛于里也。古人用升麻干葛汤于初时发,人人知也;余以升麻清胃汤继后化,人所不知也。